公交车站的历史变化,见证南通城市的前进步伐
发布时间:2022-06-22 00:35:51 被阅览数:71645 次 来自:
从一根杆加一块牌,到候车亭,再到站棚及各类公交站亭……小小公交站台,在时代发展、城市嬗变中也不断变迁,见证着城市前行的日新月异。

横式上撑式站牌
“上个世纪南通公交成立之初,只有简易露天式站亭,用一根铁丝穿过铁皮站牌两端的孔,再绑在电线杆或树上。六十年代后期,改为横式上撑式站牌。后来才逐渐出现砖混结构、站房式候车亭,给候车乘客提供一个遮风挡雨之处。”提到公交站台变迁史,南通公交公司一位老员工如数家珍。

砖混结构、站房式的候车亭

南通公交自行设计的具有弧形立柱、彩色塑料顶棚站棚
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,在城区主干道出现海鸥式混凝土预制板组装的站棚。1983年,南通公交自行设计了具有弧形立柱、彩色塑料顶棚站棚,有的还设置了水泥条凳,可供乘客候车时休息,美观实用。1998年,市政府、市建委及公交公司三方出资,在市区主干道新建一批采用不锈钢支架、半圆顶彩塑顶板的新式站棚,站台地面铺设了彩色水泥地砖。

进入二十一世纪,市政府投入更大,公交站亭更新换代速度更快。制作材料上,逐渐从镀锌铁皮、不锈钢材质向铝合金过渡,并出现一批采用木质、钢化玻璃等材料的个性化站亭。制作式样上,从传统“亭牌分离式”发展到现在“亭牌一体式”;从传统“开放式”到“包围式”;在功能上,从仅能提供基本线路信息过渡到提供信息化、智能化服务。
“现在的公交站台不仅候车更方便,功能也更多。最近站台上的公益广告还进行了更新,紧贴时代潮流、赋予南通元素,真是城市文明一道靓丽风景线!”市民张阿姨赞叹道。